1-3!中国女排两遇波兰皆败北,总决赛拿什么赢?诸多问题曝光

在2025年的世界女排赛事舞台上,中国女排与波兰女排的交锋备受瞩目。回顾两队的交手历程,中国女排在分站赛和热身赛中皆负于波兰女排,这无疑给即将到来的总决赛增添了压力,却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深刻的反思。

6月5日分站赛北京站,中国女排以1-3憾负波兰队。彼时,中国女排启用年轻阵容,新秀庄宇珊表现亮眼,砍下17分成为全队得分王。虽最终输掉比赛,但在第二局的胜利中,我们看到了年轻队员们的拼搏与韧性。然而,比赛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。发球攻击性不足,导致在拦防上陷入被动;波兰队凭借出色的网口高度和丰富经验,多次成功压制中国队的进攻,队长科尔内卢克的拦网与斯蒂夏克的强攻,成为中国队难以逾越的障碍。

7月19日的热身赛,历史再度重演,中国女排1-3再负波兰。首局比赛,主力阵容全力对抗,龚翔宇单局7分,助中国队27-25险胜。但随后三局,教练赵勇进行大幅度轮换,替补队员登场后,暴露出诸多配合问题。替补边攻与二传配合生疏,一传波动大,庄宇珊接发球效率仅-8% 。这些问题使得球队攻防失衡,被波兰队连扳三局。

展开全文

纵观中国女排在这两场比赛中的表现,亮点与短板并存。庄宇珊在进攻端的出色发挥,进攻成功率超40%,展现出巨大的成长潜力;龚翔宇在攻防两端的稳定表现,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一环。然而,发球攻击性不足、一传不稳定、替补深度不够以及拦防配合欠佳等问题,严重制约着球队的发挥。

如今,总决赛近在眼前,北京时间7月24日02:00,中国女排将再次挑战波兰队。这场比赛至关重要,中国女排若想取胜,必须制定合理的策略。李盈莹若伤愈复出,将极大提升强攻实力;龚翔宇则需要合理分配体能,避免伤病风险。

在发球环节,要增加跳发比例,有针对性地冲击波兰队的一传体系,尤其是追发接应轮次。殷小岚、唐欣等替补队员,需在二换三战术中发挥更大作用,提升球队整体战斗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