勒布朗-詹姆斯,不止是个运动员

之后,在戴夫-迈克梅纳明的报道中,我们看到了更加细致的对话内容:

“詹姆斯直截了当地指明了,如果一名球员发表了类似的言论,并给联盟造成了这种后果,那么他将必然会遭到处罚,但莫雷却没有。这条推特可能让联盟损失数亿美元,而这些,却全部都得从球员的口袋里掏出来。这件事,从头到尾都存在着双标。”

再往后,也就是昨天,詹姆斯在美国接受了各家媒体的采访,第一次公开亮明了自己的态度:

“我认为这是联盟应该关起门来讨论的事,我们所有人都得认清目前的状况和已经发生的事情,理解什么是可以在推特上发的,什么是可以说的。我们都在讨论自由发声,是的,我们可以自由发声,但同时你需要考虑到负面的后果,当你发声时只考虑自己而没有考虑其他人时(这是不够理智的)。我不想陷入与达雷尔-莫雷的言语争论中,但我相信他是在没有充分认知的情况下就发声了。如此多的人因此受到了伤害,不仅仅是经济上的,还有身体上、情感上和精神上的伤害。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我们发了什么推特、说了什么和做了什么,尽管我们拥有发声的权利,但这同时也会造成很多负面的后果。”

这番话一出,让他在社交网络上受到了强烈的抵制与抗议,甚至有香港示威者公开烧毁了他的球衣。但截止到目前,在第二次接受采访时,詹姆斯仍旧表示,自己的立场不会发生改变。

做完陈述,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。

不做过分地拔高,詹姆斯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

——他指责了联盟高层。肖华想选择回避,将球员推到前台,通过接受采访的形式,借助球员的嘴来表明联盟的态度。这是一种不负责,也不明智的做法。

——他也替球员们发了声。这是一桩由莫雷脑残言论引起的纠纷,但他本人却在事件经历发酵以后,被彻底地隐匿了起来,而由其所造成的大量经济损失,最终将由球员进行埋单。这并不公平。

——最终,他所希望看到的,是事态能够得到缓解。詹姆斯支持了言论自由,这是站在美国人的角度,但他又阐明了所有言论自由都是有边界的,这个世界也绝不是非黑即白,如果不够了解,那就不要轻易发声,而这,又是站在了中国人的立场。

理性的讲,这是一份诚恳且中立的发言,每个方面他都已经照顾到了,可最终,还是被喷了。

这里头的原因,除了我先前说的“当你处在两个完全对立的意识形态中间时,无论你说什么,都免不了会得罪一些人”以外,更在于,詹姆斯说出了他们不愿听到的话——说到底,所谓的言论自由,其实也不过是他们希望你能讲出他们想听的话罢了。

詹姆斯自然是知道他说出这番话的后果会是怎样的,这点他很清楚——就像他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,“我知道我说的每一个词都会被拆解开来。所以这是必然的结果,我可以接受”——但他还是选择了说出来。这点是让人敬佩的。

我倒不是想在这歌颂詹姆斯表现的有多伟光正。我想说的是,他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,践行着他所说过的那些话——去树立一个榜样,为需要的人发声。至于这个需要发声的对象是谁,并不重要。重要的,是他能做到一视同仁。

他所向我传递的,就是这样一种理性的力量。

理性,这两个稀疏平常的汉字,却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的。自莫雷事件开始到现在,不到半个月的时间,我们已经在网络世界里见证了太多魔幻事件的发生了。有对着女球迷疯狂人肉的,也有冲着中国赛球迷进行无下限辱骂的,“软骨头”、“跪族篮孩”,当爱国变成了口无遮拦的挡箭牌,理性自然也就成了一种奢侈。

这绝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画面。

最后,我想用去年詹姆斯在上海戏剧学院所做的那场演讲里的一段话,作为本篇的结尾。

“当你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,你的脑子会更多地想着怎么去玩,而当你慢慢长大成人,便会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,作为一个公众人物,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引导他们成长。等到这些年轻人长大了,他们自然会带着自己的信念来回馈我们的社区,这是我希望看到的。至于我,我很荣幸能被他们选中,来成为这项事业的一部分。”

勒布朗-詹姆斯,不止是个运动员。他在眼下所做的这一切,远比他在赛场上拿到的那32543分,更伟大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