杭州:亚运交通保障“大脑”实现万人千车秒级调度

假如一辆重要的亚运服务保障车在路上抛锚了,解决这个问题最快需要多久?答案是3-5分钟。当重要紧急事件发生,交通指挥调度平台的大屏红色告警图标随即闪烁,点击图标可进入应急模式。

系统会自动关联处置预案,在地图上自动定位事件发生位置,显示事件周边应急圈内的车辆资源等,并派遣最近的可用车辆前往支援,整个流程最快3-5分钟就可完成。

此外,为提升调度效率,杭州亚运交通指挥调度平台还设置了开闭幕式模式、抵离交通模式。例如,开闭幕式参与人数庞大,观众、运动员、媒体等人群众多,只有定点、定时、定线把人员疏散、聚集,才能准时、高效地确保大家顺利进离场。通过开闭幕式模式,工作人员可按照时间线监测多个重要环节的进度,出现异常能及时调动资源处置。

资源 1

以开幕式交通保障为例。

据了解,开幕式共涉及12个远端集结点、7个近端落客点、1214辆保障车辆、14列专列,为演职人员、志愿者、国内外贵宾、大家庭成员、运动员及随队官员、技术官员、注册媒体、持票观众等九类群体共计7.1万人提供交通保障服务。

亚运交通指挥中心利用交通指挥调度平台,通过几次模拟,不断优化交通集结线路,提出亚运会开幕式“3小时集结”目标。最终将7.1万人从12个远端集结点运输至7个近端落客点,调度1214余辆保障车辆、14列专列。

万人运输、千车组织、秒级调度,除了一体化指挥,省市两级协同作战,系统化协调,部门联动深度融合的机制保障,还依托“最强大脑”的统筹调度。杭州建设亚运专用交通指挥调度平台,一屏统揽、流线清晰、实时监测,实现车辆高效调度、应急快速响应。在开幕式当天实现没有一辆车、一名观众迟到。

为最大限度提升开幕式人员进场效率,探索建立“一长三员”保障机制。“一长”即点长,在开幕式的远端集结点设置一名点长,负责集结点所有事务的协调工作;“三员”即网格员、联络员、安全员。每25名观众配备一名网格员,负责从集结到散场全过程的组织引导;所有车辆都配备随车联络员和安全员,协助解决行车途中的服务需求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联络等。从当天下午3点41分乘坐第一班地铁到达,到最后一班傍晚6点53分落客结束,实现3小时高效集结。

为确保4万余名观众及时安全到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,自8月下旬以来,交通指挥中心先后开展3次开幕式全量、全要素交通保障演练,对编组列队行进、运动员集结发车、开幕式结束等环节交通组织的科学性、合理性进行反复测试。同时,开展复盘分析,查缺补漏,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响应处置能力。

开幕式当天,遵循“远端集结、团进团出、专线专列、错时错位”原则,在地铁6号线枫桦西路站和昙花庵路站,分别开设8趟和6趟专列,将安检端口前移至地铁口,点对点直线运输观众;在市民中心、市职工文化中心、滨江海创基地,开通直达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公交专列,分批次错时抵达。而在亚运村运动员村发车区,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则通过集中乘坐大巴到达。

据统计,开幕式结束当晚,3.2万余名观众通过地铁专列在40分钟里集中疏散完毕,剩余观众通过大巴等转运疏散,近4000名运动员仅用半小时就完成散场。

该项目负责人表示,亚运期间,杭州亚运交通指挥中心将持续7*24小时不间断值守,全面监测、关注各个环节,确保亚运服务车辆保障有序进行。

资源 1

▼ ▼

杭州上线亚运数字专用车道,日均使用时长约60分钟

天津交通“数字大脑”建设实践

综合交通运输“数据大脑”建设探索与实践

宣城:十年不辍建成最强“交通大脑”

*原创推荐

慧泊车事件对城市停车行业的警示

开始反弹,智慧交通上市公司2022年报及一季度报数据汇总

从“热恋”到“冷静”,智慧高速探索进入深水区

要么好看,要么好用,最好是又好看又好用——2023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展观后感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