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黑鲈“入侵”珠江,活吞清道夫,猎食罗非鱼,到底是吉是凶?

不同于我们常见的近海鲈鱼,本土的淡水鲈鱼,如河鲈(俗称“五道黑”)等,明显与美国黑鲈有着很大的区别,后者并不难辨认。而美国黑鲈的正式中文名为“大口鲈鱼”,它原产于北美洲东部,分布广泛,从加拿大魁北克到墨西哥北部都有它们的身影。如今,这种鱼已被引入全球多个地区,包括欧洲、亚洲、非洲和南美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美国黑鲈的“大嘴”不仅是其外观的标志,更是其狩猎的利器。它们的口裂大且为斜裂,上颌骨能向后延伸至眼后,配合锋利的牙齿,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吞噬各种水生物种,甚至包括比它们体型更大的猎物。它们的食量极大,几乎不挑食,且有时会出现自相残食的现象。在进入我国水域后,尤其在珠江流域,这些鲈鱼甚至能轻松吞食那些难以被其他鱼类征服的盔甲鱼,罗非鱼也在它们的捕食范围之内。某些钓友甚至钓到过正在吞食巴西龟的美国黑鲈!

除了这些强大的“硬件”,美国黑鲈的“软件”也同样令人惊叹。它们依靠非常发达的听觉来定位猎物,能够听到距离其一公里以外的声音,及时做出反应。此外,它们的侧线可以感知水中的振动,当附近有其他鱼类靠近时,侧线就能捕捉到水分子的变化,并引导它们迅速做出反应。

此外,美国黑鲈擅长利用水生植物或岩石缝隙进行潜伏,接近猎物时,它们会迅速发动攻击。虽然这些特质有助于它们捕猎其他物种,减少一些入侵物种的数量,但作为外来物种,它们对我国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。尽管它们没有像罗非鱼一样被列为国家重点管控的外来物种,但它们的入侵对本土水生物种构成了潜在威胁。

美国黑鲈具有极强的领地意识和攻击性,它们会毫不留情地攻击任何进入它们领地的生物,尤其是水域中的其他鱼类。作为顶级捕食者,它们缺乏天敌,能够在新环境中迅速繁殖,形成稳定的种群。因此,它们的存在可能导致本土鱼类数量锐减,进而影响整个水域的生态平衡。

不过,幸运的是,美国黑鲈的繁殖能力相对一般。根据Animal Diversity Web的数据,雌性美国黑鲈一次产卵量在3000到45000枚之间,虽然这个数字看似可观,但与其他一些鱼类相比并不算多。此外,它们的卵在水域中很容易成为其他物种的食物,像罗非鱼等就能捕食其卵。

总的来说,美国黑鲈的出现给我国的水域生态带来了许多挑战,但它们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渔获资源。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,我们也应当关注它们对生态平衡的潜在影响。愿大家在钓鱼的同时,也能珍惜自然,保护水域生态,维护物种多样性。希望所有的钓友都能在新的渔季中收获满满,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每一份喜悦!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