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南非世界杯,荷兰队以“无冕之王”的身份再次向大力神杯发起冲击。然而,尽管他们一路杀入决赛,但他们的表现却饱受争议,甚至被贴上了“丑陋”的标签。荷兰足球向来以全攻全守的华丽风格著称,但在那届世界杯上,他们的战术却显得保守而功利,失去了昔日的风采。
在小组赛阶段,荷兰队虽然取得了全胜战绩,但比赛过程并不令人信服。面对丹麦、日本和喀麦隆,荷兰队更多地依赖防守反击和定位球得分,而不是通过流畅的配合和犀利的进攻撕开对手防线。这种战术虽然实用,却与荷兰足球的传统风格背道而驰。
进入淘汰赛后,荷兰队的“丑陋”表现更加明显。在1/8决赛对阵斯洛伐克的比赛中,荷兰队凭借罗本的进球艰难取胜,但整场比赛缺乏亮点。1/4决赛对阵巴西,荷兰队更是依靠对手的乌龙球和争议判罚逆转取胜。比赛中,荷兰球员频繁的犯规和拖延时间的行为引发了广泛批评。
半决赛对阵乌拉圭,荷兰队再次展现出“丑陋”的一面。斯内德的进球帮助球队取得领先,但比赛过程中荷兰球员多次恶意犯规,甚至引发了场上冲突。最终,荷兰队以3-2险胜,但他们的表现并未赢得球迷的尊重。
在决赛中,荷兰队面对西班牙,他们的“丑陋”战术达到了顶峰。德容对阿隆索的恶意飞踹、范佩西的粗暴犯规以及全队频繁的战术犯规,让这场比赛充满了火药味。最终,荷兰队在加时赛中不敌西班牙,再次与世界杯冠军失之交臂。
南非世界杯的荷兰队虽然取得了亚军的成绩,但他们“丑陋”的表现和保守的战术却成为了球迷和媒体批评的焦点。荷兰足球的华丽传统在那届比赛中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功利主义和争议判罚的阴影。这或许是荷兰足球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。